近日,在浙江省教育厅的指导下,由浙江开放大学、中国计量大学等6家单位共同研制的《老年教育课堂教学指南》(T/CAS 1010-2025)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的出台,填补了国内老年教育课堂教学相关领域标准空白,为各级老年教育办学机构的课堂教学工作提供了标准引领。
老龄化已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的基本国情。发展老年教育,不仅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增进社会和谐的关键策略,也是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学习需求、推进教育现代化、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内在需求。《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都强调要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提升老年教育质量。
在各级政府的积极推动以及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下,老年大学办学体系日益完善。然而,老年教育课堂教学仍存在制度设计不完善、管理规范化不足等问题,可能引发意识形态风险、金融风险、人身安全风险等诸多隐患。作为老年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环节,课堂教学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老年核心素养的主阵地,以及落实国家积极应对老年化战略的重要载体。因此,提升老年课堂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政策价值和现实紧迫性。近年来,在老年教育资源整合工作机制推动下,浙江省相继出台《关于高质量推进老有所学的实施意见》《浙江省老年大学(学校、学堂)规范化建设指引(试行)》《关于进一步深化全省老年教育资源整合工作的若干举措》等文件,有力推动了老年教育有序发展,受到老年学员群体的普遍欢迎。为巩固老年教育课堂教学工作经验成果,在省教育厅指导下,浙江开放大学与中国计量大学李战国团队携手合作,牵头组建《老年教育课堂教学指南》编制小组,在全国多地开展调研工作,在总结浙江省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并吸取全国其他省市成功做法,历时半年的精心打磨和不断完善,最终形成标准文本。该标准从总则、教学资源、教学准备、教学实施、评价改进等五个方面对老年教育课堂教学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规定,涵盖教学人员、教学场所、教学设施设备、课程开设、大纲编制、教材选用、教学安排、课前准备、课中实施、课后反馈等内容,将标准化的理念与方法融入老年教育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为其提供标准技术支撑。该标准的发布实施,将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老年教育课堂教学管理模式,为老年群体提供更规范的课堂教学服务,进一步推动我国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以上内容来源于https://mp.weixin.qq.com/s/uVsALIAPzzjzmYGgtfY2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