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饮料标准亟待完善

  乳酸菌饮料标准亟待完善

     最近几年,乳酸菌饮料作为益生菌产品的代表,迅速崛起于我国乳制品行业,成为乳制品的一个新兴分支。虽然国内乳酸菌产业发展相当迅猛,但由于相关的国家标准尚未跟进,一些关键性的条款尚不完善,加上越来越多的小型乳品企业进来分羹,市场显得很不成熟。这种不成熟最直接的表现是:产品名目繁多,概念混乱。

    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些厂家或浑水摸鱼,或大玩概念,误导消费者。有的产品中并不含有活性菌,却也冠以"发酵型乳酸菌饮料"之名。国家标准中规定,乳酸菌饮料是指以鲜奶、奶粉或辅以植物蛋白粉等为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加工制成的具有产品相应风味的未杀菌或杀菌饮料。

    我国现行的乳酸菌饮料标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原轻工部于1992年制定的《乳酸菌饮料》行业标准;另一个是卫生部于2003年制定的《乳酸菌饮料卫生标准》,该标准自2004年5月1日起开始强制执行。现行标准中对未杀菌饮料(即含有活性乳酸菌的饮料)的规定存在两大缺陷:一是标准中所规定的活性乳酸菌含量为1×106个/毫升,只是国际标准的1/10;二是对产品活性菌的检出,没有界定一个合适的时间段和确切的含量,只称在销售过程中有活菌检出即可。而活性乳酸菌饮料的质量和保健功能与活菌数量是相关的,如此宽松的要求可能造成各种活性乳酸菌饮料内在质量差异较大。

    如果不对现有标准进行进一步的修改、调整和完善,会导致我国的乳酸菌饮料质量偏低,使整个乳酸菌饮料市场向低水平、低层次方向发展。要想促进我国益生菌产品健康发展,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让行业有序竞争,对益生菌产品标准必须加以修改和完善。


河北省标准化研究院文献室

copyright 2004-2016版权所有 | 冀ICP备05014994号-3

系统支持浏览器版本:IE8以上(包含IE8)、360极速、 Chrome、火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