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牛初乳行业规范出炉 行业混乱局面有望改观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日前在京发布了《生鲜牛初乳》和《牛初乳粉》行业规范,这是我国首次针对牛初乳产品制定技术规范。
据了解,从起步时消费者的辨识不清,到2003年非典时期的“牛”气冲天,再到2004
年销量跌至谷底,再到目前的行业鱼目混珠。牛初乳行业在短短的10年间经历了从天堂到地狱的坎坷发展历程。业内人士表示,规范的出台,将使一直以来定义不清的牛初乳市场有章可循,可杜绝不良商家的夸大宣传,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标准缺失加剧市场混乱
记者走访市场时发现,目前国内的牛初乳品牌,从胶囊、粉剂、片剂到液态的乳酸菌饮料应有尽有,进口的,国产的,让人真假难辨。而且,众多牛初乳的外包装上都能看到类似的字眼,“能增强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抗病能力”、“调节肠道菌群生态平衡,调节胆固醇、血糖的代谢,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心血管疾病……”,这个新生代乳制品,其功效之广泛,实在令人称奇。
广州奶业协会副会长王丁棉认为,厂家、经销商过度的宣传吹嘘,将牛初乳行业推到了信任危机的边缘。另外,标准的缺失亦加剧了市场的混乱。
据了解,目前国际上仅有《澳洲TGA标准》、新西兰牛初乳生产标准,欧盟有望今年出台相应标准,而国内目前只有新疆制定并公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标准(DB65/T2042-2003)生鲜牛初乳收购标准》。
上述各种原因导致牛初乳行业一度陷入僵局,业界呼唤制定行业标准的呼声因此一浪接一浪。
标准让牛初乳变成行业
据领导并参与制定该规范标准的专家组副组长、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曹劲松博士介绍,在标准中母牛产犊后72小时内分泌的乳汁首次被明确定义为牛初乳,免疫球蛋白含量多少才是合格的牛初乳原料,也在该标准中有明确规定。“该标准出来后有个重要的意义,就是意味着牛初乳已经是个正式的行业。”
标准还对牛初乳的定义、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卫生指标都有明确的要求,同时对相关指标的测定方法及检测规则等内容也做了规定。根据72小时内牛初乳免疫球蛋白(IgG)的平均值,规范将牛初乳的IgG含量下限设定为10%。即每100克牛初乳制品中,所含IgG含量不低于10克。而且,将其脂肪含量设定了5%的上限。
对于消费者所提出的“到底有没有那么多牛初乳”的疑问,曹劲松表示,一头奶牛,每年产牛仔后的头3天,有20公斤的初乳,中国奶牛的存栏量有600万~800万头以上,其中有400万~500万头奶牛有实际产牛初乳能力,而目前的利用率只有5%~10%,大部分都被浪费掉了。而奶粉出口大国新西兰奶牛量是200万~300万头,其中有实际产初乳能力的200万头。据了解,目前占据国内牛初乳市场80%份额的品牌培芝就是来自新西兰的原装产品。
行业成熟尚需时日
标准的出台,对于第一个把牛初乳概念带进中国的新西兰培芝来说,无疑是对牛初乳产品的肯定,证明了他们当年对中国市场“第一个吃螃蟹”的选择没有错。“我们启动了中国的初乳市场,但也经历了重重困难,现在终于迎来了曙光。”广州乳白金贸易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谢正说。
标准出台后,有人士乐观地认为,牛初乳行业步入成熟期的时间指日可待。对此,专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王丁棉认为,这次出台的牛初乳行业标准,虽然还没有上升到国家标准,但无疑会对目前混乱的市场起到很好的促进和规范作用。但要说进入成熟期还为时尚早。他说,牛初乳行业在我国还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整个市场的培育还需要一段时间,虽然行业标准已出台,但要形成规范的市场秩序和流通秩序,还需时日。
同时,王丁棉对未来两三年的牛初乳市场表示担忧。他说,在未来的几年中,行业应该加强管理力度,对牛初乳的加工工艺进行监控,按照标准对产品进行检测。只有在中国的牛群集中了,生产设备机械化的程度上去了,并有专门的设备对牛初乳进行加工的前提下,我国的牛初乳市场才算是真正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