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生丝检验水平 我国应尽快制定《生丝》国际标准

  提高生丝检验水平加速制定国际标准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当我们在为中国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发展而喝彩时,也不能看到繁荣背后还存在许多问题,曾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有利因素正在失去昨日的光环。纺织业仍是出口贸易创汇主要来源,但许多国营大厂纷纷退出市场,行业利润下滑。加工设备依赖于国外进口、成品设计缺乏竞争,大部分的商品出口受国外标准种种制约和反倾销。

  采标事关国家权益

  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蚕丝生产国和出口国,我国的生丝产量占世界的70%以上,出口量占世界贸易量的80%,丝类产业的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外汇平衡及调整贸易格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反倾销、重复检验事件时有发生,我国的生丝价格在国际上要比同等级巴西丝每公斤低3美元。

  我国加入WTO后,以往的关税壁垒逐渐取消,而各国却通过设置非关税壁垒达到保护本国利益的目的。2003年7月印度政府对我出口的2A以下的低等级生丝征收的高额反倾销特别关税,同时对从我国进口的3A级以上生丝实施复检,以此封杀我生丝对印度的正常贸易出口。导致这场反倾销启动的最直接原因,是采用什么样的生丝标准进行等级判定以及由该标准判定的等级所具备的内在质量的符合率问题,其实质就是采标的问题,这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权益之争。如何在应对反倾销的过程中积极地调整我们的技术措施和方法而又不受绿色壁垒的限制,建立和完善我国标准、积极采用和制订国际标准成为当务之急。

  迅速提高系统内检测技术是近年来我们面对国际竞争,不得不迎头赶上的重要任务。加入WTO4年来,检验检疫领域也面临国外检验机构对放开市场的竞争压力,要使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也必须加强检测,占领技术的制高点。全面掌握制造技术和最新检验技术才有希望制订业内最高标准,加强标准制定力度,特别是国际标准,就可以从根本上阻止欧美国家对我出口商品的干预。

  标准决定国际竞争成败

  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加大,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谁掌握技术、谁引领潮流,谁就将最终赢得市场、占得主动。竞争是发展的动力,任何事物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得以进步,国与国之间也不例外,特别是当代国际竞争主要是以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这场以科技、质量、效益和效率的较量,是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所以,我们不妨说中国商品要在国际市场占得主动、有发言权,实现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型的健康转变必须加强检验检疫领域的科技进步、抢先研制具有国际领先的检测方法与国际标准,从而促进行业发展与有效转型,提升商品附加值。

  近10年来,随着高科技在丝绸业上的广泛应用,丝绸加工技术的日益进步,织造方法和产品出现了多样化,生丝用户对生丝品质挑选要求更是不断更新。而我国传统的丝类产品检测方法及设备虽有上百年历史,其间也几经改良,但都未有实质性突破,一些关键质量指标和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测手段均已日益落后,无法真正反映生丝产品质量与市场需求,与国际要求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产品及技术的标准化,贯穿于新产品的研究、设计、开发和产业化的全过程。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决定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有形资本因素,而是取决于标准、高新技术等为核心的综合因素。纵观生丝制标发展整个过程,从最早的欧洲制标转入美国,又从以美国制标转向了日本,事实证明谁掌握技术,谁投入资金,谁制定标准,谁就有发言权,从而引领该行业。再以美国棉花生产与澳大利亚的羊毛生产为例,他们均制定相应的被国际认可的标准,即美国农业部的标准,被称作“美棉标准”(这个标准又被称作“国际通用标准”)和国际毛纺组织(IWTO)的一系列羊毛检验标准,同时又配套了专用的检测设备,从而为各自的产品取得了国际通行证。不难看出中国要成为丝绸强国必须加强检验与标准制定工作,特别是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掌握技术,利用生产优势,扭转我国在科研制标上的落后局面。

  抓紧制定丝类商品国际标准

  生丝国际标准最早可追溯到1948年6月在法国里昂成立的国际丝绸协会(AIS)召开的第一届大会上日本制定的相关标准,而最近一次则是1995年AIS分会———丝绸标准委员会(SSC)发表《生丝1995标准》,但由于当时生丝自动化检测还不成熟,该国际标准的接受程度非常低。近两年,经浙江检验检疫局丝类检测中心的努力,丝类商品电子检测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已经基本明确,国际已普遍认可电子检测代替传统手感目测是科技发展的必然。

  浙江局丝类检测中心是全国最大的丝类商品检测中心,是生丝电子自动化检测研究和开发及相关生丝国际标准的制定极有效的场所,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茧丝绸办公室、浙江检验检疫局以及浙江省科技厅的支持下,取得了许多实质性进展。中心多年对外合作,搭建了国际交流平台,2004年、2005年分别主办了生丝自动化检测技术国际研讨会,积极开拓了丝类商品检验行业发展的新局面,在国际丝类检测方面保持了领先的权威地位,但在促进制定生丝国际标准的过程中却道路坎坷。

  鉴于AIS已经解散,在该领域的研究与探讨,国际社会缺乏主持与协调人,我国应以此为契机加速开展工作。为避免重蹈羊绒制标的覆辙,为使中华丝绸这个具有5000年发展史的中华民族瑰宝在新的世纪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灿烂的辉煌,应尽快争取中国生丝第一个国际标准成功拟定并促使检测设备成熟化,从而积极推广应用到生产企业中。为提高我国的生丝检验水平,进而推动我国生丝生产和出口,为我国丝绸在世界市场占得一席作出贡献。


河北省标准化研究院文献室

copyright 2004-2016版权所有 | 冀ICP备05014994号-3

系统支持浏览器版本:IE8以上(包含IE8)、360极速、 Chrome、火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