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装安全不容乐观
从PVC保鲜膜致癌到有毒奶粉,让众多消费者为食品安全绷紧了神经,但有“特殊食品添加剂”之称的食品外包装安全隐患却一直被忽略。近日,CIEN 记者在北京市部分超市和蔬菜市场随机采访了一些消费者,他们均表示购买食品时一般都比较注意生产日期、保质期或食品本身的质量,对包装质量则很少考虑。
包装上印刷油墨污染食品
近几天有关雀巢婴儿牛奶受化学物质污染的报道,又一次使人们对食品包装的卫生安全充满疑虑。意大利有关部门在抽样检测后发现雀巢婴儿牛奶中存在微量感光化学物质——异丙基硫杂蒽酮。这种物质本来存在于婴儿牛奶包装盒的印刷油墨中,可能是微量的油墨渗透到婴儿牛奶中。尽管此物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危害还没定论,但由于婴儿各器官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外界有害物质抵抗力较低,因此长期饮用这种牛奶对婴儿可能带来的伤害是不能忽视的。基于这一考虑,意大利政府已经下令全境查封“问题”牛奶。
塑料包装可能致癌
双酚A是一种普遍应用在塑料食品包装中的化学物质,还存在于牙齿填充物或锡罐内层。塑料食品包装中的双酚A在加热后可融入食品,它具有类雌激素的功能。前不久美国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双酚A可能会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研究人员给怀孕小鼠喂了微量的双酚A,该剂量相当于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剂量。他们发现出生后的小鼠在30天时青春期乳腺细胞数量和乳腺末端芽组织密度大幅增高,而这些变化是人或动物发生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前不久,国内有关PVC保鲜膜是否致癌的报道也引起普通群众和政府部门的极大关注。PVC保鲜膜被广泛用于食品、蔬菜的外包装,它对人体的潜在危害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PVC保鲜膜中氯乙烯单体残留量超标,二是PVC保鲜膜加工过程中使用DEHA增塑剂。含有DEHA的PVC保鲜膜遇上油脂或加热时,DEHA容易释放出来,随食物进入人体后有害健康,可能诱发癌症、新生儿先天缺陷和男性不育等疾病。
食品包装安全不容乐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种类和数量在持续增加,城市化和经济全球化又对食品储存、食品运输的快捷和便利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些因素使得食品包装用得越来越多。另外,一些食品还存在“过度包装”问题,例如中秋月饼。
据统计,全球食品包装业的产值正以每年10%至15%的速度增长,同时部分生产厂家在激烈竞争中为了利益最大化往往忽视卫生安全问题,而人们对包装材料中某些物质的性能尚不能充分认识。由此可以看出,食品包装的卫生安全情况不容乐观。近几年各地对食品包装袋进行了抽检,总体合格率只有50%左右。
中国包装技术协会秘书长钱进向CIEN 记者指出,目前市场上绿色食品的种类愈来愈多,但是许多绿色食品却没有采用绿色包装。绿色包装应采用环保的包装材料、印刷油墨和黏合剂。中国包装产业快速壮大的同时,必须重视卫生和环保,让消费者对食品本身放心的同时也对食品包装的卫生状况有信心。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我国《食品用塑料制品及原材料卫生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凡加工塑料食具、容器、食品包装材料,不得使用回收塑料;食品用塑料制品必须在明显处印上“食品用”字样。然而在现实中,我们的餐饮食品包装塑料袋不仅很少按规定标明“食品袋”字样,而且大都来路不明。
目前,在美国、加拿大、越南等国家,都强制推行HACCP标准。该标准首先运用于美国航天食品中,如今已推广到冷冻菜、果汁、茶叶等。该标准通过对食品生产各环节进行危害分析,找出关键控制点,并采取预防措施和监控手段,使危险系数降到最低,同时进行必要的验证。通常,食品连同其包装在出厂前还须经三种分析。化学风险分析,检查有无农药残留或导致化学反应可能性;生物风险分析,检查由生物外环境改变可能产生的反应;物理风险分析,检查整体中是否会产生金属碎片。有关专家认为,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此方面的法规条款有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