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本主题
该标准是河北省地方标准《白洋淀流域生态治理与修复工程验收技术规程》(DB 13/T 5917—2024),发布于2024年2月2日,并于同年3月2日实施。这份标准由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河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河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起草,旨在规范白洋淀流域生态治理与修复工程的验收工作。白洋淀作为华北地区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其生态治理与修复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水质、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该标准的制定反映了我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政策导向和实践需求,体现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二、文本要点
1.本文件规定了白洋淀流域生态治理与修复工程验收的程序、条件、依据、方法、内容和技术要求等,适用于白洋淀流域生态治理与修复工程,包括生态清淤、人工湿地建设、生态缓冲带构建、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引用了相关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
3.术语和定义:包括白洋淀流域、生态治理与修复工程、工程竣工验收、生态清淤和生态缓冲带
4.总则:包括一般要求和验收工作程序、条件、依据、方法、内容和技术要求
5.验收技术要求包括验收申请、验收条件、验收依据、验收方法、验收内容和验收结论
三、思维导图
四、总结
标准是对了白洋淀流域生态治理与修复工程验收的系统化和标准化,通过明确验收流程和技术要求,提高了工程验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此外,标准中对生态保护修复效果的评估方法、运行管理措施以及档案管理等方面的规定,也体现了对生态治理与修复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视。
五、主要知识点
生态治理与修复工程:在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自修复功能的基础上,采取治理、修复、保护及管理等措施,以强化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提高生态完整性和可持续性的工程。
工程竣工验收:由工程主管部门对工程实施整体情况进行总体验收,针对工程建设目标任务、建设内容、绩效指标、综合效益、管护监测措施等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形成整体验收结论的过程。
生态清淤:采用环保型施工机械设备,对水体中的污染底泥进行疏挖,并控制施工过程中污染物扩散,以减轻河湖内源污染负荷的施工技术方法。
生态缓冲带:陆地生态系统与河湖水域生态系统之间的连接带和过渡区,包括从河湖多年平均最低水位线向陆域延伸一定距离的空间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