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0日,在国务委员王勇的见证下,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市场监管总局)在北京揭牌,正式对外履行职责,大市场、大监管新格局就此打开。
根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将国家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药监总局职责,以及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和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办公室反垄断相关职责整合,组建市场监管总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拓展商事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市场监管机制,提升监管效能;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加大对重点领域监管力度……作为“放管服”改革先锋,市场监管总局在创新而为、锐意进取中走过履责第一年。
优化环境 让企业“进得来、出得去”
挂牌运行一年来,市场监管总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推动“证照分离”,大幅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简化企业注销流程,减环节、压时间、降成本,努力打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
2015年底在上海浦东率先试点的“证照分离”改革,继2017年扩大试点之后,在去年向全国铺开。2018年9月27日,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从当年11月10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对第一批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实施“证照分离”改革。
“通过改革,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进一步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准入环境。”市场监管总局登记注册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改革正面效应立竿见影。例如,首次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调整为全国统一备案管理后,市场主体报送备案材料后即可开展相关经营活动,实际办理时间从改革前的3-6个月,减少到3-5个工作日。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证照分离’改革”“坚决克服‘准入不准营’的现象”等任务。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马正其表示,今年将积极稳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并在全国自贸试验区推行“证照分离”第三批试点。
2018年5月,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工作的意见》,健全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工作长效机制,建立企业开办的制度规范,持续提升我国企业开办便利度。
去年,开办企业环节从7个减少到4个,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和省会城市企业开办时间降至8.5个工作日以内。根据计划,2019年上半年有望在全国实现上述目标。
针对一些企业反映的“注销难”问题,今年初,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人社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共同起草了《关于推进企业注销便利化工作的通知》,预计一般正常企业办理注销时间将至少节省三分之一。
商事制度改革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去年,我国新增市场主体2100万,增长11%。2018年度我国营商环境世界排名上升至46位,比上年度提升32位,其中开办企业便利度排名28位,比上年度提高65位,是商事制度改革以来提升幅度最大的一年。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张茅指出,无论是创新发展、创新引领,还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关键要发挥市场的力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公正监管 争当“金哨”不吹“黑哨”
公正监管和市场活力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没有公正监管就不会有公平竞争,没有公平竞争就不会有市场活力。
近年来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从过去直接干预经济、配置资源,转向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上来。市场监管总局的成立,实现了对我国市场监管格局的重塑。
“新形势下市场监管不同于高度集中计划体制下的市场管理,需要创新监管方式、分类实施。”2018年9月11日下午,李克强在市场监管总局主持召开座谈会时指出。
一年来,市场监管总局在拓展“宽进”的同时,着力抓好事中事后监管,构建完善了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是指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早在2015年,李克强就将这种抽查机制形容为“悬在每个市场主体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作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平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在去年得到广泛应用,各地通过该平台建立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可以随机摇号、抽查计划公示、检查结果公示。截至2018年9月底,已归集涉企信息6.29亿条,累计查询量183.5亿人次。
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意见,提出到2019年底,市场监管部门完成双随机抽查全流程整合,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常态化。
维护公平竞争,亟需改革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2018年,市场监管总局督促指导部门和地方建立健全审查机制,全国对31万份新制订文件进行公平竞争审查,清理涉及地方保护、指定交易、市场壁垒的文件2万余份,促进公平竞争审查取得重大进展。
同时,市场监管总局加大反垄断执法力度,依法对滴滴收购优步等案进行调查,并授权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在各自行政区域内开展反垄断执法。张茅表示,将抓紧推进反垄断法修订和配套立法,完善反垄断法律规则体系。
“把市场管活而不是管死,管优而不是管乱。”去年9月在市场监管总局考察时,李克强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对监管工作提出要求:争当“金哨”,不吹“黑哨”,尽最大可能减少“误哨”。
守住底线 让群众多一份放心
“对食品安全要做到‘四个最严’,即建立最严谨的标准,实施最严格的监管,实行最严厉的处罚,坚持最严肃的问责。”张茅在今年两会记者会上表示。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市场监管的重中之重。从市场监管总局机关设置看,不仅有专门机构分别负责食品生产安全、食品经营安全、特殊食品安全以及食品安全抽检监测,还协调承办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日常工作。
在2019年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透露,该局在2018年完成24.9万批次国家监督抽检任务,覆盖全部33大类食品。对于校园食品安全问题,该局联合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排查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风险隐患,进一步规范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据了解,由三部门制定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已于今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校长(园长)陪餐等制度落地。
今年1月,市场监管总局与相关部门开展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张茅要求,要把整治“保健”市场乱象作为关系群众健康安全的重大民生问题、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经济问题以及践行执法为民理念的行动落实到位。截至3月1日,已立案4865件,案值达到51.7亿元。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药监局正在推进建立疫苗监管的长效机制。”今年两会期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焦红表示,下一步将督促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和落实部门的监管责任,建立国家和省两级专职检查员队伍。
2018年特别是进入下半年,市场监管总局以开展网剑行动,督促平台经营者履行主体责任;强化抽检结果处理,推进重点领域的消费维权等切实举措,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加强消费领域市场监管。
“不敢说‘天下无假’,只能说逐步做到‘天下少假’,让群众少一份担心,多一份放心。” 对于“假冒伪劣产品问题”,张茅在今年两会期间表示,将抓住食品、药品、儿童、老年人用品等重点领域,通过巨额惩罚、内部举报人等制度严格监管,同时加强企业自律和社会共治。
记者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还将加快检验检测机构的改革创新,提升市场监管的科学性、精准性,不断发现风险隐患,不断推动安全标准、技术规范和法律法规的完善,突破造成假货泛滥的技术瓶颈。
来源:http://scjg.hebei.gov.cn/info/12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