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标准化活动中的核心作用一方面决定了企业标准化战略在国家标准化战略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另一方面也对国家标准化战略指导思想、战略取向、战略目标、发展重点以及运行机制等产生影响。因此,企业标准化战略与国家标准化战略有密切的联系。
一、企业标准化战略与国家标准化战略一脉相承
企业在标准化活动中的核心作用,决定了企业标准化战略在国家标准化战略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决定了两者在战略指导思想、战略取向、战略目标以及发展重点上是一脉相承的。
企业如果仅从自身利益出发,以个体利益最大化为主旨来制定标准化战略,很可能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国家目标存在偏差。因此,企业制定战略指导思想、战略取向、战略目标以及发展重点上必须充分体现国家意志,符合国家标准化战略的方针和总体目标,以此保障企业标准化战略的科学性、全局性、纲领性、稳定性。
作为标准化活动主体的企业,制定的技术标准战略也是国家标准化战略的落脚点,是国家战略的具体实施和体现。企业战略是国家宏观战略在各个微观领域的细化实现,只有作为个体的企业战略实施得到了充分保障并收获成效,国家的技术标准才能得到整体推进,战略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二、国家标准化战略为企业标准化战略实施提供强大支撑
不论是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还是国际标准,最终的使用者都是企业,通过企业来推广使用占领市场,并且标准的适应性由使用企业来衡量。企业在标准化的过程中,必须要由企业承担的主要在于标准与技术研发的协调发展和标准的推广使用。企业是标准化的主体,但企业担负不起标准化的全部过程。
当然,企业可以成为完全独立的、彻头彻尾实施标准化全过程的唯一主体。但就一般而言,这并不是企业标准化的一般模式。从小的范围看,行业协会、科研机构与政府的参与通常是必不可少的。从大的范围来看,一个技术标准可能是涉及全球范围内的行为,而井不局限于一个国家、地区和企业的内部。因此,不论是从哪个方面来看,企业标准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全由企业自己进行的。在实施标准化战略的过程中,由企业自己独立地完成每一个环节与过程通常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因此,它需要大量的外部系统的支持,即国家标准化战略的有效支撑。
从系统的角度来看,企业标准化战略作为国家标准化战略的一个子系统面存在。标准化不是一个单一、封闭的过程,需要有技术、信息和资金等支持。因此,可以说企业标准化战略是一个开放性的子系统,同外部发生多种多样的相互交流,发生各种各样的作用关系,从各种关系和交流中获得支持。子系统内部包括企业自身的技术力量、人力资源管理、运行机制、激励机制等多方面内容。外部系统主要是由与企业标准化有关的外部经济环境因素构成,涉及体制、制度、政策等多方面,其中其他企业、联盟、政府、科研单位、学校等是外部系统的主体,他们提供了企业标准化所需要的政策、技术、信息以及资金的支持。这些支持对企业主体有推动、激励、扶持、规范、约束以及限制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外部环境为企业标准化战略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国家标准化战略为企业标准化战略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指导、政策扶持以及体制支持。
三、国家标准化战略与企业标准化战略相互推动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整体与个体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国家标准化战略与企业标准化战略之间存在相互推动的关系。
一方面,国家标准化战略的存在,是以促进企业重视标准化活动为前提的,因此,国家在战略的层面,为企业营造各种有利环境,比如:在国家开发资金的安排上,国家根据企业的技术研发以及标准的制修订能力决定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委托研究机构进行专项研究,提高企业技术创新以及标准制修订的资金利用效率。此外,国家还在战略层面,为企业提供各种相关的指导和服务,制定企业行为准则,对企业标准化活动给予帮助和规范。这要求国家标准化战略的制定应该围绕着如何有效地强化企业标准化意识,促进企业技术标准研发,增强企业标准化能力为核心内容。
另一方面,企业标准化战略必须符合国家总体战略布局的安排,必须符合国家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安排,符合现代经济规律和有关条例准则,必须充分体现国家意志。企业标准化战略不是被动地等待国家政策的调整,企业本身必须要进行必要的技术创新和制度改革,适应国家标准化战略的需要,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科技与市场的需要。企业标准化战略的实施是国家战略的具体体现,因此,企业战略实施的成效也必然对国家战略的实施效果产生影响。
(来源:以上内容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学习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