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忠敏,转自《品牌与标准化》。
在经济和社会高度发展,信息化手段和传播方式高度发达的今天,回答标准和标准化如何重要,对于众多业内人士来说并不是一个问题。
可是如果有人对中国的民众搞一次标准化认知程度的调查,效果就会大不一样了。
尽管人们的生产生活一时一刻也离不开标准和标准化,人们每天都在享用标准和标准化带来的秩序、便捷和快乐,可是许多人可能并不了解,甚至也从未想过要了解什么是标准和标准化。
中国历史上的标准和标准化发展并不落后。中国是有文字可考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专家学者已经考证,在远古时代,人们在制作石器,发明弓箭骨针和贝壳项链的时候,就已形成和遵循了一定的标准。
如果说人们这时的标准意识还是朦胧的、模糊的,甚至是无意识的话,那么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人与人之间社会交往的加深,人们开始创造的符号、记号、象形文字和语言就是一种有意识的标准化行为了。
在经历了农业和畜牧业、手工业和农业两次大规模的社会分工之后,自主的、有意识的标准和标准化行为开始产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计量器具、文字、青铜器、钱币和活字印刷。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规定车同轨,书同文。这是史书上的重要记载,也是当时标准化的重要写照。度量衡的统一也是在那个时候实现的,成为世界上古代标准化的典范。
最有代表性的是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和四川三星堆,前者距今2000多年,后者距今3000多年。
尽管三星堆尚无文字可考,但从出土的大量文物来看,无论是青铜面具、人像,还是玉璋、玉环、玉珠,包括大量的海贝、铜贝,从选材、加工、制造等各个环节来看,不仅反复地、大量地出现,而且已具备技术上的一致性,说明当时就有了统一的技术概念和要求。这种统一性的要求就是标准。
在经历了数世纪的辉煌之后,中国的标准化事业伴随着经济和国运的衰退开始衰败,这是发生在近一二百年间的事情。
近代标准化发展史的帷幕是18世纪末由英国的纺织工业革命掀开的。蒸汽机和纺织机的出现带动了大机器工业生产,促使标准化发展成有明确目标和系统组织的社会性活动。
1789年,美国的E.惠特尼首创了生产分工专业化、产品零部件标准化的生产方式,成为“标准化之父”;1841年,英国的J.B.惠特沃思设计了“惠氏螺纹”,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统一的螺钉和螺母,为互换性的实现创造了条件;1870年,英国建立了“公差制”;1900年,美国的泰勒首创了劳动时间管理标准,成为“科学管理之父”。
在这一系列变革和进步中,行业标准化和国家标准化行为开始陆续出现。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各种学术团体、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纷纷成立,致力于解决行业技术的统一问题,制定和发布各种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
如英国的机械、土木、造船、钢铁、电气工程协会;美国的机械工程师、土木、锅炉商协会,材料试验学会等。1901年,英国工程标准委员会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标准化组织。同年,美国成立了国家标准局。
1918年,美国成立了美国工程标准委员会,其他工业国家德国、法国、瑞士、荷兰、日本、奥地利等也都纷纷成立了国家标准化机构。
正当近现代标准化事业蓬勃发展的时候,曾经有着悠久历史和辉煌业绩的中国标准化界却变得沉默。
审视那段历史就会明白,那个时候的中国,恰恰是中国封建王朝腐朽没落,帝国主义列强野蛮入侵,封建军阀相互割据的时候,国运衰败,民不聊生,经济崩溃,谁还能顾得上标准和标准化呢?由此可知,标准化事业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技术标准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技术标准,实行标准化生产,用标准来规范生产秩序和经济秩序,是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这些需要又是和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兴衰紧密相连的。国家兴,标准兴;国家衰,标准衰。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标准和标准化工作的市场取向日趋明朗;企业将逐渐取代政府成为制修订标准的主体;
标准作为一种特殊的技术产品,其生产过程将日益公开、透明并成为专家广泛参与的产物;政府将由标准制修订的直接组织者逐渐成为标准和标准化工作的监护人、委托人和第一用户;标准生产中的各项投入不但要准确核算,也要开辟多种渠道,合理解决。
与此同时,标准在转让时,既要满足公众利益的需要,不以营利为目的,也要适当地收取成本,实现投入和产出的良性循环。在这种机制下,各类标准化的技术委员会将不再具有行政色彩,而成为标准的生产车间。
整个标准化生产体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各级标准化组织靠生产技术标准这种特殊产品为政府和全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并从中获取相应的回报,实现自身发展的良性循环。这是一个大趋势,认清这样一种趋势,找到这样一条道路,十分重要,也非常必要。
当然,趋势并不是现实,从现实出发,顺大趋势而行,需要的不但是要找到路,还要架起桥,这一探索和实践的过程就是改革。
尽管同其他任何改革一样,标准化事业的改革也会困难重重,但是只要我们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实践,不断创新,我们就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