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经验做法


自2018年启动“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以下简称“百千万专项行动”)以来,全国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动员企业广泛参与“百千万专项行动”,以先进标准引领产品质量提升,助推产业发展质量稳步提高,促进区域质量水平整体跃升,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浙江省台州市,紧紧抓住“块状经济明显、产业体系完整、企业发展活力充沛”的民营经济特色和优势,聚政府、协会、企业、技术机构之合力,纵深推进“百千万专项行动”,编制对标技术方案228个,1007家企业发布达标结果2403个,出具第三方检验证明238个,各项指标均位列全国第一,成为首个参与企业数量逾千的试点城市。现将台州市“百千万专项行动”工作的经验做法总结如下。一、保持优质资源投入,营造对标达标环境(一)深化认识,提高站位。将“百千万专项行动”作为促进台州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写入市委市政府深化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意见;同时,把台州市“百千万专项行动”纳入《标准化工作省部合作行动计划》,作为该市承接全省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任务的“头号工程”。(二)建立机制,形成合力。以台州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领导小组为班底成立专项行动办公室,印发行动实施方案,统筹规划,形成“政府引领、企业主体”的工作机制;将行动纳入对县一级的年度目标考核,下达指标任务,定期督查进度,同步落实行动专项经费181万元。通过完善工作机制、考核机制、保障机制,形成推进合力。(三)优化平台,强化服务。完善台州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开设产业对标达标提升专栏,收集国内外先进标准50余万份,覆盖70多个国内行业组织、20多个国际标准化组织和20多个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组织,为查找国际先进标准提供便利;同时,围绕重点产业,积极开展标准化现状调研,形成产业对标报告10份,为达标提升指明方向。二、瞄准重点领域先行,稳步对标达标提升(一)优选领军产业。聚焦台州“制造之都”建设,以“政府重视、产业集聚、产能突出”为标准,在全市7个千亿级产业和33个百亿级产业中,锁定智能马桶、缝制设备、塑料模具、泵与电机、植保机械、眼镜、橡胶等重点支柱产业作为首批对标产业,形成示范效应,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相关产业共同达标提升。目前,该市参与对标的产业达27个。(二)细化产品分类。围绕每个产业,梳理出本土涉及的产品类别,一类产品一类产品地寻找国际先进标准,提取特有的关键指标项和指标值进行比对、提升,避免“共性指标一把抓”。如眼镜产业,先后围绕普通眼镜、太阳镜、眼镜镜片、眼镜架等产品共查找10个国际标准、40项指标进行比对,分类制定对标方案4个,精准实施达标。(三)促进“产”“检”协同。发动2家国家质检中心、6家省级检测中心在内的全市18家技术机构,百分百投入行动中,对接制造业协会49个、协会成员企业5144家,为每个产业量身定制“1+1+1”实施方案,即每个产业搭配一家技术机构,编制一套对标技术方案,形成一批对标成果。目前,由技术机构协助完成的对标技术方案占总数的80%。三、抓住综合改革优势,增强整体联动效应(一)用好“企标”数据。在选择企业环节,充分利用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和标准化统计监测平台的大数据信息,以“行业类别”将同行企业归类梳理,力求应统尽统;将“企业执行标准”与对标方案进行初步比对,形成“已达标、可达标、不能达标”的梯队名单;以“辖区”将企业分配至县级,最终实现“分类分批分区”推动。(二)抓好“品字标”优势。在技术方案编制环节,抓住“品字标”浙江制造标准“贴合本土、瞄准国际”的优势,利用其开展过先进性比对的经验与基础,帮助本土产业精准查找国际标准,进而转化成对标技术方案,有效化解“找标难、译标难”的问题。通过此举,共利用23项“品字标”浙江制造标准制定对标技术方案33个。(三)借好“项目”平台。在达标提升环节,将行动与智能马桶标准化示范区、机床装备、植保机械团体标准试点等国家级标准化试点,以及节日灯、水泵等省级标准化试点深度融合,作为项目建设的“重点”和“亮点”抓实抓细。如休闲用品项目,临海市休闲用品行业协会自主制定对标技术方案3个,发动首批52家成员企业完成达标提升,市场份额扩大10%。


河北省标准化研究院文献室

copyright 2004-2016版权所有 | 冀ICP备05014994号-3

系统支持浏览器版本:IE8以上(包含IE8)、360极速、 Chrome、火狐等